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

首頁 鐸區聖堂 第一總鐸區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
平日彌撒:

一~五 7:30am

耶穌聖心彌撒:首週五 7:30am

主日彌撒:

六 5:00pm
日 9:00am

教堂簡介

 

交通:【捷運 紅線-R12 雙連站】12號出口, 步行約10~15分鐘

  【捷運 橘線-O12 大橋頭站】23號出口, 步行約10~15分鐘

    公車:518靜修女中

本堂善會組織:
傳協會--
每季開會一次 , 必要時召開臨時會議 .
聖詠團--
主日彌撒後練唱
讀經班--聖詠團練唱後讀經
聖母軍--
週二晚上7:30開會
青年會--
主日彌撒後聚會
主日學--
主日彌撒後上課

歷任主任:
馬海聲神父  1949年9月 
屈廣義神父  1951年12月 
溫德馨神父  1952年11月 
吉朝芳神父  1959年3月~1979年7月 
許崇智神父  1979年8月~1999年7月 
陳盛龍神父  1999年8月~2006年1月 
程若石神父  2006年2月~2007年12月 
李裁榮神父  2008年1月~2010年7月 
周繼源副主教  2010年8月~2017年3月12日
黃斯勝神父 2017年3月12日~2023年12月31日
孫志青副主教   2024年1月1日~

副主任:
楊阜錪神父(  SVD )  2022年9月1日~



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是台北市第一座天主教堂,開教迄今122年。1911年於現址建蓬萊町大聖堂,1914年竣工落成,成為日據時代台北地區教會指揮中心。1945年5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,不幸被盟軍轟炸,變成瓦礫。光復後,教友在戰後的貧困生活中,倍加熱心敬主,紛為重建大堂向天主許下宏願。經多位神父的奔波推動,於1959年舉行動土,1961年工程完竣。後經田樞機主教指定為主教座堂,奉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為主保。

主曆1905年(清德宗31年),西班牙籍林茂才神父(後陞第一任監牧),首先在台北市開教,當時台北人口集中於延平與建成兩區。林鐸在現址購進廣大土地,民前一年鳩工興建教堂,歷時三載始告完成,是為台北市第一座大堂,亦為當時市內最雄偉建築物。初期教友僅2、300人,自蓬萊堂興建後,教務日漸興隆,居民信教者甚多。靜修女中不久亦告落成,林鐸自任校長,後交道明會修女接管。除聖堂與靜修女中外,南迄圓環,東至雙連街,北至錦西和保安街,西至延平北路,均屬教會地產。


二次大戰末期,教會外援斷絕,司鐸修女被禁止活動,日人為榨取戰費,加重稅捐,教會房地產無力繳納,迫不得已,將房地產轉讓或贈予現住戶,戰時教友多疏散遷徙,教務遂告衰落。


1945年5月31日,盟機猛炸北市,蓬萊大堂不幸變為瓦礫,以靜修禮堂為臨時聖堂。光復後,教友出錢出力,在被炸毀大堂旁,即現在幼稚園與活動中心處,以木板搭建教堂。1949年台北高雄劃分為監牧區,民生路始由馬文遠神父主持,屈廣義神父繼之。屈鐸任內,增建司鐸住宅,創辦聖心幼稚園,旋由溫德馨神父主持,教務更加發揚。溫鐸為促成教友重建大堂的願望,組「建堂籌備委員會」,惟因環境與法令所阻,未克實現,後出國休養,以肝癌客逝星島。


1959年3月,吉朝芳膺主任司鐸職,認為重建大堂乃主要任務,於是再組「建堂委員會」,由林木桂為主任委員、陳錫照,王金成為副主任委員,林南敏,李朝宗,張貴林為常務委員,積極策劃,聘名建築師陳錫照設計藍圖,展開籌募經費,林木桂、林淑祺兄弟合捐35萬元,其他教友共捐35萬元。

初步計劃既已奠定,繼而辦理申請建築執照。適值台灣海峽風雲緊急,省府已疏散中興新村,中央機關亦紛紛準備疏散鄉村,北市劃為禁建區,處此情況,申請執照觸礁,吉鐸四處奔走,十分焦急,一籌莫展,教友亦感徬徨。幸吉鐸信心堅強,教友熱心祈禱,定每週六晚7時舉行求恩彌撒、聖體降福,自1959年聖母月迄今,此敬禮從未間斷。經吉神父多次往返台北、台中,申述重建理由,極力交涉,卒獲「特准」。回憶當時辦理執照,確實繁瑣,吉鐸親自奔走,每日上午8時即赴市府辦理手續,坐等答覆,中午與市府職員同時「下班」,勞累忘食,各職對此「黑袍漢」,感覺嚕囌可笑,終被其誠懇謙恭所感動,轉為客氣和敬佩,如此接連五十天風雨無阻,憑其超常人之耐性,「硬等」「苦等」之下,建築執照終於領到,此舉至足感人,亦係倚賴聖母之虔誠而獲得之大恩也。


1959年7月5日上午9時,郭若石總主教舉行破土典禮,儀式隆重,全體教友以夙願得償,莫不雀躍歡騰,頌謝主恩。1960年5月,完成重要基幹及地下室,同月29日請田耕莘樞機主教行奠基禮。1961年5月,全部工程始告完竣,由田樞機主教指定為台北總教區主教座堂。同月30日,由成世光輔理主教舉行落成祝聖大典,亦係北區唯一以聖油祝聖大教堂,因其他堂僅以聖水祝福,31日,由高理耀公使主持首祭。該堂佔地為250坪,座位1200席,耗資新台幣500餘萬元,開始僅由教友捐獻數十萬元,竟能完成如此浩大工程,不能不歸功於吉鐸驚人的膽量及辦事能力。


1965年,吉鐸又在大堂右側,即臨時堂原址建造三層樓之教友活動中心,下中二層辦聖心幼稚園。